2025年8月11日,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Bankless播客中深度剖析了以太坊十年发展历程,并首次提出"世界账本"这一全新定位。这位31岁的加密领袖坦言,零知识证明(ZK-SNARKs)技术的突飞猛进是过去十年最大惊喜,而DAO事件与NFT爆发则完全超出预期。
Vitalik回顾2015年主网上线时,以太坊仅被视作"世界计算机"的实验项目。如今,其总锁仓价值(TVL)突破千亿美元,DeFi与NFT构建起完整价值网络。"以太坊最大成就是将开放、去中心化理念变为行业标准",他特别强调ZK技术发展比预期快5倍,已成为隐私保护的核心工具。
访谈中,Vitalik坦言三大意外事件重塑了以太坊发展轨迹:2016年DAO事件导致11%ETH被锁、2020年DeFi夏季爆发、2021年NFT破圈。"若重来一次,我会更早押注ZK技术",他透露当前正推动隐私功能成为钱包默认配置,而非独立产品。针对L2生态碎片化问题,Vitalik明确表示"资产发行应保留在L1,通过12秒快速提现增强互操作性"。
面向2035年,Vitalik描绘了以太坊的终极形态:全面ZK化的轻节点网络、形式化验证的系统安全、隐私保护的默认体验。"就像HTTPS成为网络标准,区块链验证将渗透各领域"。对于近期兴起的ETH财库公司,他持谨慎乐观态度:"适度杠杆可增强流动性,但需防范系统性风险"。
在AI与地缘政治重构的数字化时代,Vitalik坚信以太坊"世界账本"的定位将更精准——既保障金融自主权,又通过全球社区维系密码朋克精神。随着区块gas限制提升5倍、历史数据清理等优化落地,这个走过十年的协议正迈向更去中心化的新纪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