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为何在美股代币化浪潮中选择沉默?十年教训或重演

发布时间:2025-07-09 03:15:28   关键词:香港,美股代币化,稳定币,港交所,HashKey

2025年7月,美国金融科技巨头Robinhood与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相继推出特斯拉、苹果等美股代币化产品,甚至将SpaceX、OpenAI等未上市企业股权搬上区块链。这场由SEC公开背书的创新热潮中,香港加密市场却异常沉寂。三家本地合规平台高管向Foresight News证实:短期内无人尝试港股代币化。

专营权桎梏:港交所的"阿克琉斯之踵"

香港证监会明文规定,股票交易市场专营权仅授予认可交易所。这一制度使港交所在港股领域形成垄断地位。"两年前HashKey创始人肖风就推动过港股代币化实验,但触及专营权红线后无疾而终。"某香港加密公司高管透露。相较于美国Robinhood、Coinbase等"颠覆者"的激进姿态,香港现有金融体系更倾向于维护既得利益格局。

万亿美元市场的诱惑与遗憾

数据显示,2025年美股市值达52万亿美元,远超全球20万亿美元美元流通量。美元稳定币已创造28万亿美元年交易量的奇迹,而美股代币化当前规模仅千万美元,存在巨大增长空间。HashKey Tokenization负责人Andy指出,代币化股票可实现7×24小时交易、私营企业股权流通等传统市场无法企及的功能,欧洲及中国投资者更能借此绕开监管限制。

历史轮回:从稳定币到股权代币化的十年困局

这并非香港首次错失机遇。十年前港元稳定币发展滞后,导致如今美元稳定币年交易量超28万亿美元,欧元稳定币达2万亿美元,而人民币稳定币几乎缺席。行业人士担忧,若港股代币化再失先机,可能重演稳定币领域的被动局面。Bybit内部人士强调,早期Mirror Protocol等项目的失败源于监管与技术缺陷,当前合规机构入场已为赛道注入新动能。

尽管Robinhood等平台正将美股代币化推向"ChatGPT时刻",香港市场仍因制度惯性保持观望。当全球投资者开始在区块链上自由买卖特斯拉股票时,这座国际金融中心或将再次面临"十年之叹"。

加入# 欧意交易所 # OKX 创造无限梦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