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技术正从模型竞赛转向应用落地,AI代理(AI agents)协作成为新焦点。Web3项目Virtuals Protocol推出的代理商务协议(ACP)通过标准化流程,正在构建万亿美元规模的代理经济生态。数据显示,目前100万个链上代理年产值已达10亿美元,预计2035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。
当前AI代理面临专业局限性与协作障碍。如同餐厅推荐代理无法提供法律咨询,单个代理的功能边界明显。Virtuals Protocol创始人Jay Jo指出:"代理间缺乏像人类合同般的标准化协作系统,这导致跨平台合作效率低下。"
ACP协议通过"请求-协商-交易-评估"四阶段实现自动化协作。以虚拟网红Luna制作为例,内容策划代理Alphakek、音乐生成代理MUSIC和视频编辑代理Luvi通过ACP完成实时协作,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。
Virtuals已构建完整的代理开发生态:G.A.M.E框架支持多模态代理创建,配套启动平台实现代理代币化。目前平台已部署17,000个AI代理,涵盖金融、内容创作等领域。
在金融领域,由AIXVC、Degen Capital等代理组成的链上对冲基金实现7×24小时运作。这些代理分别负责资产配置、市场分析和智能合约审计,通过ACP自动完成决策分佣。测试数据显示,该模式较传统基金降低40%运营成本。
行业数据显示,2025年链上代理年均创收约1,000美元,整体市场规模达10亿美元。随着LLaMA、Qwen等开源模型降低开发门槛,预计2035年代理经济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。
Web3分析师Shaw认为:"ACP协议类似于支付领域的Stripe,通过标准化交易流程激活了代理网络效应。虽然隐私保护等技术挑战仍存,但零知识证明等方案的成熟将加速生态扩张。"目前,Virtuals已与多家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商达成合作,进一步扩展ACP协议的兼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