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15年后,约100万枚属于神秘创始人中本聪的比特币仍静静躺在区块链上。这些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数字资产,正面临量子计算机破解的生存危机——专家警告,最早2029年就可能出现能够攻破传统加密算法的量子计算机。
据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数据,全球已有约400万比特币永久丢失。威尔士程序员豪威尔斯在垃圾场苦寻存有8000枚比特币的硬盘,德国工程师托马斯因忘记密码与7002枚比特币永别。但中本聪的百万比特币与众不同:它们不是意外丢失,而是被刻意冻结。
——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沉默——
剑桥大学量子计算中心最新研究显示,25%的比特币存储在量子易受攻击地址中。中本聪的早期钱包使用的ECDSA加密算法,在量子计算机面前尤其脆弱。比特币核心开发者Greg Maxwell透露:"我们正在开发抗量子签名方案,但传统地址就像没上锁的保险箱。"
【关键数据】截至2025年6月,比特币网络尚未部署任何量子抗性升级方案
当英国法院驳回豪威尔斯挖掘垃圾场的请求时,法官直言:"法律不能命令数学。"但中本聪的比特币处于特殊法律灰色地带——任何声称继承这些资产的人,必须通过区块链交易证明所有权。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David Post认为:"这将成为检验代码即法律(Code is Law)原则的世纪案例。"
加密经济学家Nic Carter指出,中本聪比特币的异动将引发链式反应:"相当于全球黄金储备突然增加5%。"虽然技术上不会改变2100万枚上限,但心理冲击可能导致价格剧烈波动。更戏剧性的是,若量子计算机抢先转移这些资产,将彻底改写加密货币安全范式。
——沉睡的巨人终将醒来,只是无人知晓以何种方式——
比特币开发者社区正面临两难:是主动销毁这些高危资产,还是等待可能的量子灾难?前Coinbase首席技术官Balaji Srinivasan在社交平台发文:"中本聪的沉默本身就是答案——真正的去中心化意味着连创造者也不能例外。"随着量子计算突破临近,这个加密世界最著名的谜题,正迎来它最后的解答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