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6日,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 2025)迎来全球AI领域顶尖学者与企业领袖。诺贝尔奖得主杰弗里·辛顿再次警示AI失控风险,而智元机器人等本土企业则通过具身智能技术展示人机协作新可能。
被誉为"AI教父"的杰弗里·辛顿在主论坛演讲中强调,当前大模型已具备类人语言理解能力,但硅基智能体的可复制性将使其进化速度远超人类。"未来AI可能像成年狮子般难以驯服",辛顿呼吁成立跨国AI安全机构,将"训练不统治人类的AI"列为人类终极命题。这一观点与其学生创立的OpenAI等硅谷企业主张形成鲜明对比。
就在WAIC开幕前三天,美国政府发布《AI行动计划》,提出加大研发投入、开放数据资源等六项措施,明确技术优先于监管的发展路线。而中国初创企业正探索技术落地方案:MiniMax CEO闫俊杰预测"AI普惠化"趋势,智元机器人则通过开源灵渠OS系统推动具身智能生态。其联合创始人彭志辉现场演示的灵犀X2机器人相声表演,成为大会最具象的人机协作案例。
图灵奖得主理查德·萨顿通过视频指出,传统数据训练模式已近瓶颈,AI需像婴儿般通过物理交互学习。这一观点与李飞飞等学者倡导的"物理AI"方向不谋而合。目前智元等企业正通过机器人实体在三维环境中进行持续训练,标志着AI发展从数据驱动转向体验驱动的新阶段。
WAIC 2025呈现的技术突破与监管争议,折射出全球AI产业面临的共性挑战:如何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建立有效安全框架。随着中美技术路径分化加剧,具身智能或将成为下一个战略竞争焦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