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三曝光的商标申请文件显示,摩根大通正在秘密推进"JPMD"项目。与市场上常见的稳定币不同,这项创新将银行存款代币化后搬上公链,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系统性接管区块链技术的话语权。
【Base区块链】成为摩根大通的试验田,这个选择颇具深意。作为Coinbase开发的以太坊二层网络,Base兼具合规基因与技术优势,其每秒处理【3000笔交易】的能力,恰好满足机构级金融场景需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距离该行推出私有链产品JPM Coin已过去五年,期间累计处理了【1.5万亿美元】机构转账。
——这可能是对稳定币企业的降维打击——摩根大通区块链负责人Naveen Mallela透露,JPMD直接挂钩银行存款账户,享有FDIC保险的部分准备金支持。相较于USDC发行方Circle需要额外开设托管账户,银行系代币天生具备【监管套利】优势。
选择公链试点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对传统联盟链的否定。某国际投行技术主管向记者透露,其内部评估显示,过去三年许可链项目【83%】未能突破概念验证阶段。这种转变预示着金融基础设施可能跳过"半去中心化"过渡形态,直接进入公链时代。
随着美国GENIUS法案通过,合规代币赛道骤然升温。富达投资上周刚宣布国债代币化计划,而道富银行则收购了加密托管平台。值得玩味的是,摩根大通将首批试点用户锁定为【对冲基金和家族办公室】,这些机构管理着全球【62%】的另类资产。
在Solana等高性能公链上,类似Marinade的质押服务已开始对接传统金融需求。摩根大通数字资产主管Tyrone Lobban预测,未来五年内,【30%】的银行间清算将通过代币化存款完成。这场静悄悄的技术迭代,可能比加密货币本身更具颠覆性。
——某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家评价:这相当于把SWIFT系统装进了区块链——